水均益女儿水亦诗:14岁父母离婚哭成泪人, 如今和继母杨迪成闺蜜
来源: 娱圈牛记      时间:2023-04-23 11:21:06

1993年《东方时空》正式在央视播出,从此又一档生命力旺盛、影响广泛的新闻栏目诞生了,该节目的主持人水均益也开始为大众所熟知。

同一年的十月,水均益的大女儿水亦诗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个与 《东方时空》 同龄的女孩说小时候对常年不在家的爸爸有所埋怨,但长大之后终于能够理解他,认可他是个好爸爸。

十四岁那年,水亦诗成为了离异家庭的子女,当时她伤心得哭了很久很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她和继母、一对异母弟妹的关系相处得很好,还会鼓励爸爸多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水均益是那个在导弹的爆炸声中不顾危险进行报道的一线记者,是穿着一身正式的西装、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普京等国际政要对谈的主持人。

2014年,水均益撰写了一部书籍回顾自己前半生的记者生涯。当年从兰大毕业的时候,他坚决拒绝留校任教的选择。

从爷爷那一辈开始,水家就与教育有着扯不开的关系。爷爷水梓曾就读于京师政法学堂,也是同盟会的成员,是民国时期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

水均益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恰好亲身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目睹了父亲被迫离开讲台与扫帚相伴数年,也见证了当老师的小姑姑的不幸。

年少轻狂的他固执地认为,家族的这些不幸遭遇都与教育、与老师有关。所以,在职业选择上毫不犹豫划掉了老师这一个选项。

198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水均益被分配了新华社,地点是北京总部。

然而,初时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他觉得自己的专业与新闻工作有些差距,产生了回兰州的想法。

家人得知情况之后,父母、兄姐纷纷给他写信,劝说他继续努力只要能克服掉当下的困难未来一定是更好的,水均益因此打消了退却的念头。

1989年,新华社挑选驻外记者,水均益在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被派到了埃及工作。这段驻外经历,为他日后在央视舞台上的发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华社工作了十年之后,水均益决定换一个平台,向他伸来的橄榄枝有很多,既有报社、电视台也有科技公司。1993年,水均益正式加盟央视,开始了主持生涯。

和他职业生涯中极其重要的节目 《高端访问》 一样, “高端” 这个词似乎也成了他的一张名片、一个标签。

不过,水均益的身上也不乏争议,比如有人对他称他当年在伊拉克的表现是“逃兵”,也有人说他月薪二十六万等。

在知天命之年,水均益选择了记录下自己三十年的记者路,他不再沉默,细说当年的具体情况为自己正名。

新书发布会当天,白岩松等老友纷纷前来助阵,互相调侃、打趣儿。但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当属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学生的亮相,她就是水亦诗。

现场,老友调侃水均益带着才两三岁的水亦诗到家中做客,水亦诗与自家孩子从头到尾都在桌子底下自顾自玩他们的。如今,已然是长发飘飘的大姑娘了。

二、

水均益和前妻的相遇是一场极具戏剧性的浪漫故事。1990年,水均益回国述职,一下飞机就乘坐出租车直奔单位而去。

到了单位之后他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面是个很好听的女声,询问他是否丢失了什么物件。水均益觉得有些好笑,他才刚刚落地呀,以为对方是个骗子差点挂掉电话。

但是仔细检查了一遍之后,还真是少了一样东西,电话本没了!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儿,没了这个东西他以后想要联系别人都是难事儿。

那个在出租车上捡到电话本的女人名字叫王君,是个气质出众的美女。感情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父母为水均益一直拖着没有对象的事儿着急了很久,他却这个春天对一个女孩儿一见钟情了。

水均益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喜欢上了就开始主动出击,约王君出来见面。

两个人都被对方身上的某些特质深深吸引住了,虽然处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却总能聊在一起。

他们相恋了,尽管一个经常飞国外,让他们这段感情谈成了“跨国”恋。不过,这并未影响到两颗相爱的真心。

1991年的冬天,他们决定与对方携手余生。一直到了准备领证的前三天,水均益才突然想起来似乎还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家里人。

所幸,水家是一个明主开放的家庭,水均益中学时候就做出过为了喜欢的女生从省重点转到市重点又转到普通中学的事情,临时通知结婚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1993年对水均益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工作上换了新单位需要重新开始生活中迎来了水亦诗的出生。

水均益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并让父亲给孙女起个名字。父亲提供了两三个名字,但是没等信到水均益就取好了名字,老爷子说 :“潺潺流水浩浩流水都是诗” ,是个好名字。

水亦诗小的时候,很少有时间和爸爸相处,他实在是太忙了。在台里动不动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有时候还要全世界到处飞,不着家是水均益的常态。

王君默默在背后支撑着这个家,担负起了陪伴女儿的重任。2004年,她作为妻子又在公公去世之后一起承担起来照顾婆婆和大哥的责任。

2006年,在结婚15年之际,水均益还曾为妻子精心准备了一个浪漫的庆祝仪式。然而,没想到第二年他们的婚姻就走到了终点。

那一年,14岁的水亦诗得知父母分开的消息之后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也曾在深夜偷偷哭泣。后来,父母用行动告诉她 :“他们分开了,但仍然是疼爱她的爸爸和妈妈”。

三、

水亦诗的小名叫妞子,从小就开始学芭蕾,后来父母觉得女孩子应该多学一门艺术想让她学钢琴,斥资五千买了一架钢琴。

但是,小女孩儿不想学,说服不了爸爸妈妈就决定让爷爷奶奶来评理。担心打电话会被父母听到,她就去买邮票、信封写了一封寄过去,详细叙述了自己拒绝学钢琴的理由。

果然,爷爷来信斥责了爸爸 :“她这样不快乐” ,不希望大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场战争,以水亦诗大获全胜而告终。那架昂贵的钢琴,就静静躺在家里的一角吃灰。

爷爷对孙女向来是疼宠有加,唯有一次在她面前表现出了严肃的一面。那是水亦诗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熟鸡蛋上画画,她画得特别好看,很高兴地拿回家要给爷爷看。

结果,从客厅跑往爷爷房间的时候 “啪” 一下鸡蛋摔碎了,水亦诗当时就哭了。爷爷闻声出来,特别正色地告诉她 :“剥了吃了”, 小亦诗懵懂地挂着两行泪把鸡蛋捡起来,剥壳之后和爷爷一起吃掉了。

爷爷摸着她的头,谆谆教导小孙女 “要做生活的强者” 。十几年之后,水亦诗提起这件事忍不住哽咽了起来,那时候爷爷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在教育女儿这方面,水均益丝毫不敢含糊,很注重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2000年的一天,他带着女儿回家路上看到有阿姨在翻垃圾箱,小女孩儿当时就觉得脏臭捂住了鼻子。

水均益见状,认真批评了女儿、专门找了与垃圾有关的影片放给她看,让水亦诗明白环卫的重要性。后来,还把女儿送到农村过暑假,让她体验生活的不易。

女儿做错事,水均益也会发火、会骂甚至上手打。水亦诗曾经把电插座弄着火了,水均益打了她一顿,动作之大手上戴的戒指都掉了,小女孩儿的脸上也留下了戒痕。所以,水亦诗小时候一度很怕爸爸。

但偶尔,爸爸也会说不过女儿。有一次,水均益正在教育女儿,没想到几岁的小孩子这次竟然反过来指责爸爸“家里的沙发烂了也不管”,愣是把他给说懵了。

不过,随着年龄渐长,这份怕倒渐渐散去了。爱爸爸的水亦诗还曾因为男同学讲爸爸坏话和对方动手打起来了,被老师叫去请“喝茶”。

四、

2010年,水均益再婚,对象是央视的同事杨迪。两年后,他们有了一对龙凤胎。不过,爸爸对水亦诗的关心并未因此减少,就连杨迪也对继女爱护有加。

在高考的人生重大时刻,不仅仅水均益作为爸爸守在女儿身边,就连生下孩子不久的杨迪也到场为她送上鼓励。填报志愿的时候,水亦诗也询问了爸爸的意见。

2014年,爸爸出了新书,正在中传读大二的水亦诗也到场支持。那一天,她问了爸爸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站在这里而你坐在下面,你会是什么想法?”

水亦诗的专业是播音,不出意外以后会和水均益成为同行,她很期待他们的位置发生对换的那一天:自己作为主持人采访爸爸。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会觉得我没白活。”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看着你,鼓励你,支持你,让你在你选择的这条路上走的越来越好。”

年近半百得了一双儿女,水均益难免会把很多精力分给两个孩子。而且,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家庭条件的变化,两个弟弟妹妹所享受的物质条件和关注都不是水亦诗当年所能够比拟的。

担心女儿会伤心难过,水均益和她进行坦诚地交流:“对他们好你别吃醋,我是在他们身上弥补对你的遗憾。”

没想到,水亦诗长大了也懂事了,反过来鼓励爸爸有时间就多陪伴照顾弟弟妹妹。这让水均益感慨,他怎么那么幸运能有这么好一个女儿。

2014年,鲁豫邀请水均益做访谈,节目的编导提议请大女儿一起参加。出于保护女儿的目的水均益拒绝了,但是害怕编导背地里找女儿就和她聊起这事儿,没想到很喜欢鲁豫的水亦诗表达了想参加的意思。

于是,父女俩首度同台现身综艺。在节目中,水亦诗被问到如果将来做主持人有机会采访父亲会问一个什么问题,她想了想提了一个颇有深度的话题 :“这么多年一直走到现在,是什么让你一往直前?”

面对女儿的提问,水均益并没有轻视,反而极其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他提到“家”的时候,父女两个都有些动容。

大学毕业之后,水亦诗也进入央视体育频道工作。这下子,与杨迪又多了一层同事的关系。

两人的关系因此更加亲近,在继母与继女之外更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