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青岛市金融系统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定位,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金融指标快速增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金融供给总量实现“新跨越”
(资料图片)
根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数据统计,截至3月末,青岛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6915亿元,一季度连续跨越2.5万亿、2.6万亿两个千亿级台阶;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达到近两年来最高点;比年初增加1876亿元,同比多增5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本外币贷款余额28326亿元,一季度连续跨越2.7万亿、2.8万亿两个千亿级台阶;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36亿元,同比多增415亿元,为历史同期第二高。本外币存贷比达到105%,高于全国、全省23个和21个百分点,资金运用充分,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一季度青岛市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各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1053.6亿元,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增量双双过千亿元,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双轮驱动。发挥保险经济社会“稳定器”作用,聚焦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特点,推出“亲青保”、商业养老金等创新业务,稳步加大普惠保险产品供给。一季度,青岛市保费收入189.8亿元,同比多增10.2亿元;保险累计赔付支出54.3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累计超过19.9万亿元。
金融服务质效实现“新提升”
据了解,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驻青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评价、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优化和接续实施工作,研究出台《青岛市金融服务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2023年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同时,提前谋划开展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发布重点融资项目9398个,首批摸排融资需求超过1500亿元。组织实施“百亿产业集群赋能计划”“百亿绿色融资扩容计划”“百亿资本市场融资提速计划”“百亿首贷拓展计划”“百亿央行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通过高频度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切实提高融资保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等。
金融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青岛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积极走出去敲门招商,重点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面向世界500强金融机构开展招商对接,拓展金融合作,欧力士集团、深创投、中天期货在青金融项目实现落地。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运营,山东省首个外资控股全牌照券商——意才证券以及国联证券资管子公司两个法人金融项目获证监会正式受理。一季度,青岛市金融业实现税收60亿元,占青岛市税收比重超过十分之一。
此外,青岛持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积极争取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青岛市首笔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业务成功落地,完成433.3万美元资金跨境投资,开辟了境内投资者海外投资及跨境财富管理新通道。
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成效”
青岛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部署启动百座重点楼宇非法集资风险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以创建“阳光”防非工作站为抓手,建立重点楼宇全面长期动态排查机制。深入推动“星火”志愿宣讲工作,惠及受众累计超过100万人次。
同时,组建青岛市金融业联合会,构建起覆盖青岛市金融各行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全国债券投资人走进青岛调研对接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齐鲁高峰论坛、青岛金家岭数字金融创新大赛等论坛活动,搭建起金融交流合作的平台。
上一篇:专家分析丨除银行业外 美国商业地产恐将“爆雷”_全球看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2023年以来,青岛市金融系统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定位,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金融指标快速增长,
美国区域性银行不断关闭,危机仍在持续发酵。美国未来经济还有哪些潜在的雷点?专家指出,在美联储不断加息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